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基础,其安全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等都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在安全生产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煤矿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这些事故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风险。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煤矿累计发生各类事故共8299起,死亡952人,同比下降51.4%,但事故数量仍居各类煤矿之首。所以对矿山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推动矿山企业安全发展,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在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是最常见的事故类型。瓦斯爆炸可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如果矿井瓦斯浓度超过一定值,可引起井下瞬间形成爆炸冲击力而发生爆炸反应,这是煤与瓦斯突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煤矿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井下人员密集区域加装定位装置或接入监控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所以智慧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建设更高水平。
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2020年底前,建设一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井下所有人员全覆盖;建设一个智能化矿井,实现井下所有人全覆盖,井下作业人员的操作过程和行为全控制;建设一个智能化矿井,实现井下所有人员全程监控无死角运行,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可控可视化;建设一个智能化矿井,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全面无死角管控,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全过程安全可控可视化;建设一个智能化矿井,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全程全自动化办公,并具备对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监管执法功能,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矿井作业人员安全可控可视化以及事故预防能力不断提升。智慧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建设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和广泛使用,这对煤矿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煤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矿生产深度融合和全面推广使用,目前已有不少煤矿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对预防事故带来较大保障。
基于 RTU和 RFID技术,结合矿井实际环境需求,基于位置服务平台架构为矿山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建设与应用。
系统架构包括:
1.基于位置服务平台及客户端运行;
2.基于 RTU和 RFID的实时人员定位监控;
3.基于 RTU和 RFID的区域调度系统;
4.基于 RTU和 RFID的智能通风预警系统;
5.基于 RTU和 RFID的视频监控系统;
6.基于 RTU和 RFID的无线通讯系统;
7.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决策支持等。
一套完整的矿山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具有“四个统一”特征:统一通信协议规范、统一数据采集与存储功能、统一平台搭建与应用;各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系统进行定制服务,将设备安装在井下任意位置,并实现远程联动管理。
a.实时监测人员位置信息,自动提醒及时撤离;
b.实时分析人员位置信息和定位结果数据,实现安全管控;
c.人员定位数据可视化,可直观显示出当前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安全管控的针对性更强。
1、人员定位:可实现井下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定位报警,可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追踪。
2、人员定位:可实现井下作业人员轨迹追踪,实时定位到具体作业地址,实现信息精准定位;实现作业位置的远程查看,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现人员定位功能时对相关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实现危险区域人员实时定位,并能通过数据分析人员位置变化情况,帮助企业实时掌握作业人员动态,为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基础。
3、状态报警:系统对入井作业人员进行状态异常报警,通过人员定位技术,结合多源传感器,可实现入井作业人员状态监测、定位、报警,并可实现智能识别、告警,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技术支撑保障;
4、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平台,结合作业现场和矿井发展实际情况,可实现培训教育全覆盖,形成安全教育、现场教学、警示教育共同发力的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通过多个途径促进煤矿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能力。